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员工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员工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人全额支付。为鼓励金融机构承办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建立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财政(高校)对经办银行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员工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按照员工申办地点及工作流程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 (一)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员工和研究生,通过本校员工资助部门向经办银行申请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 1.申请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员工和研究生,具备以下条件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①家庭经济困难; 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6周岁的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⑤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2.申请材料 员工在新学年开学后通过学校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①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②本人员工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③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④员工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3.申请金额 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 4.贷款审批 学校员工资助等部门负责对员工提交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进行资格审查,并核查员工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银行负责最终审批员工的贷款申请。 5.贷款发放 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一次申请、一次授信、分期发放的方式,即员工可以与银行一次签订多个学年的贷款合同,但银行要分年发放。一个学年内的学费、住宿费贷款,银行应一次性发放。 6.贷款利息 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贷款员工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员工本人全额支付。 7.还款期限 员工根据个人毕业后的就业和收入情况,在毕业后的1-2年内选择开始偿还本金的时间,六年内还清贷款本息。 8.违约后果 ①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员工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将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②经办银行将违约情况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供全国各金融机构依法查询。对恶意拖欠贷款的违约借款人采取限制措施,不予提供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金融服务; ③对于连续拖欠还款行为严重的借款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将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④严重违约的贷款人还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员工和研究生,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员工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员工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1.申请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③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员工、第二学士学位员工和研究生; ④员工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⑤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2.办理程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员工在新学期开始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员工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县级员工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对员工提交的申请进行资格初审。金融机构负责最终审批并发放贷款。 3.贷款金额 借款人每学年申请的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 4.贷款利息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员工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员工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入)共同负担。 5.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其中,在校生按剩余学习年限加10年确定。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员工毕业后的还贷期限。员工在校及毕业后两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后由员工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